潘际銮,男,1927年12月生,江西瑞昌人。194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1948年8月参加工作,研究生学历,硕士,教授,中国科学院院士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。现任南昌大学名誉校长,万搏体育NBA官网学术委员会主任。社会兼职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、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。 1944年08月 西南联大机械系学生 1946年08月 清华大学机械系学生 1948年08月 清华大学机械系助教 1950年08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硕士研究生 1953年08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教师、焊接教研室主任 1955年08月 清华大学机械系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 (其中1959年 前苏联巴顿焊接研究所访问学者;1978年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客座教授、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客座教授;1986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焊接系客座教授) 1993年04月 南昌大学校长、党委副书记 2002年12月 南昌大学名誉校长 2007年12月 万搏体育NBA官网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,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。 参与创建国内高等院校中第一批焊接专业 ,50年代末试验成功板极电渣焊及重型锤锻模堆焊,应用于生产。60年代初试验成功氩弧焊应用于核反应堆制造,完成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。继之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,并对焊接的热裂纹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。70年代末研究电弧传感器,首次建立电弧传感器的动、静态物理数学模型,并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。80年代研究成功“QH-ARC”焊接电弧控制法,首次提出用电源的多折线外特性,陡升外特性及扫描外特性控制电弧的概念,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及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。 |